當然可以,只要你想。
在我看來,藝術即透過聲光電向觀眾的精神層面傳遞了有效信息。
如果一名觀眾認為舞者的視聽感受帶給他美、共鳴、或啟發或思考,總之精神層面傳遞了有效信息,那就是藝術。
且,只有觀眾可以做出判斷。
而舞者作為一名 “藝術家”,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他在有意識地主動表達所謂 “有效信息”。
另一種是,他只是想放鬆一下,但可能跳得太好了,但觀眾依然感受到了美、共鳴、或啟發或思考,那這名觀眾當然願意管這個叫藝術。
看到有回答用楊麗萍老師舉例,我想,首先,她已經是藝術家,作品在那裡。如果她跳了一段廣場舞,大部分觀眾依然會以她的身份來判斷:這也是藝術。但同樣作為藝術創作者,我當然知道楊老師如果真的跳,一定是主動的有意識去做的,我也願意叫做藝術,但這更接近行為藝術。和廣場舞本身沒啥關係的。
再舉個例子,現在 AI 換臉這麼方便。未來一定會看到各種類似 “楊麗萍跳廣場舞” 的視頻,這依然是藝術,雖然創作者不一定是楊老師本人,這個作者也是借助技術手段有意為之的,但依然和廣場舞無關。
發現了嗎,藝術和手段、類別、領域甚至和藝術家都沒有必然聯繫。
只和觀眾有關係。
觀眾是什麼人,經歷過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決定了他判斷這東西是不是藝術的邊界。
一旦突破這個邊界,他會自然產生判斷,就算他看不懂,也會大受震撼。說出:
“這太 TM 藝術了!”
關於 AI 和藝術的話題,可以翻閱這一篇。
本文首發在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