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主菜#
上週終於平安落地,一切順利。在第一篇裡提到了如何處理信息爆炸這個話題,早晚要寫,趁熱打鐵。
我自己處理信息爆炸的方法是從網上一點點學來的,說 “一點點” 的意思就是走了很多彎路。目前,我發現最好用的一件利器是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
什麼是第二大腦?#
要想理解第二大腦的真正含義,首先我們要了解人類的大腦。這裡必須要承認一個事實,就是我們人類的大腦並不擅長死記硬背。怎麼樣,是不是想起以前語文書上的 “並背誦全文” 了?再想想你還能記得多少當年背下來的古詩課文?沒錯,你會發現,能背出來的課文和詩詞你基本都能說出這些原文的含義,或者它們所描繪的畫面,人物故事等等。也就是說,你之所以時隔這麼多年還能記得它們,並不是記住了這些文字的排列順序,注意,也不是你當時理解了它們的含義,最根本的原因是你產生了思考(不論有意或無意)。舉個栗子,讓你記得 “一覽眾山小” 的一般不會是上學時一次考試你沒寫出來 “會當凌絕頂” 被老師罰寫了 20 遍,而更可能是你為了朗誦會上面對自己偷偷喜歡的那個 ta 能完美背出來,其實你的大腦所做的事情就是把這句詩和當年的 ta 還有那場朗誦會鏈接了起來,導致你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了。而思考,恰恰是將一堆看似本不相干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所以,我們人類的大腦其實更擅長的是思考,而記住這些知識是思考之後順便發生的。
知識的本質是有用的信息。再來看看背誦這個過程,每次學一篇新課文時,第一件事一定是大聲朗讀課文,這其實是大腦在收集信息。然後,老師開始講解生字的含義,段落的結構,作者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什麼思想等等,這其實是大腦在整理信息,或者說,把信息變成知識。最後考試了,你為了能考個高分,不用回家親密接觸銅頭皮帶,要讓自己能在關鍵時刻想起這些知識,這其實是大腦在提取知識。
我的第二大腦,就是供我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取知識的一套仿生系統。
為什麼要創建第二大腦?#
考試,是訓練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來到社會需要解決的是社會問題,學生時代的考試,只是小範圍簡單規則下的競爭遊戲。如果我們的大腦是一個裝滿知識的籃子,那這個遊戲,用我們自帶的籃子基本還是夠用的。
而解決社會問題,需要的是具有體系結構的知識。那些知識不僅體量巨大,而且錯綜複雜。任何一個問題放在社會的職業層面,要做到處理起來游刃有餘,都不是一兩個大學專業能夠輕鬆解決的,更別說單獨的一門網絡課程。這時你就會發現:
- 我們的籃子太小,需要一個更大的籃子去裝知識。
- 我們的籃子太費電,體重 3% 的重量每天要消耗全身 20% 的能量,完了還必須每天要待機 8 個小時。
- 我們的籃子太不可靠,連鑰匙身份證這麼重要的東西都會弄丟,取款密碼不是個名字拼音加生日都記不住。
這些問題,使用第二大腦都會迎刃而解。
現在我們的大腦就節約一大部分能量用來更高效地思考,進而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繫,最後更專注地投入到解決問題上。
我是如何構造第二大腦的?#
這裡分享我目前在使用的一套工具和方法供參考:
工具上,我從 2011 年純粹出於好奇註冊了印象筆記,一直使用了 5 年,裡面存放了成千上萬篇自己覺得 “有用” 的文章,圖片,鏈接。當然,90% 的文章至今我也沒有再打開看一眼。我一直克制沒有使用高級會員,每個月只有 60M 的免費同步流量,即便這樣,5 年下來這些數據也佔用了 2G 左右的空間。之後又折騰到 OneNote,但 OneNote 移動端的編輯閱讀體驗實在讓我忍無可忍。中間又嘗試了有道雲筆記、Apple 備忘錄等等,這都是題外話了。
說回來,2018 年我註冊了 Notion,目前我使用的軟件工具只有 Notion,它最吸引我的不是簡潔美觀的 UI,而是高度的自由靈活性,我可以根據需求搭建真正符合我需要的工具,比如這個網站 90% 是用 Notion 實現的,還有我的商業項目管理,任務追蹤系統等等。現在看來它基本可以滿足我對第二大腦的一切需要。
當然,相比使用什麼工具,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方法來使用工具。如果方法得當,用什麼軟件並不重要,甚至我還看到有人用一個 txt 文檔做到了這些。(鏈接見文末)在此,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原則:如不必要,勿增實體。
-
第一步,收集信息
- 我的信息來源主要通過 RSS 訂閱,newsletter,telegram 頻道,書籍,視頻這些渠道。它們各有優劣,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背後沒有算法每時每刻去猜測我的興趣是什麼。總之,我個人完全排斥任何使用算法推薦的媒體平台進行閱讀,寧可使用搜索引擎。算法推薦的最終結果就是,只會看到他們想讓你看到的東西,你懂的。算法可以利用,但不能被它奴役。
- 收集並不僅僅是保存各種 “有用的信息”,也要同時記錄下你自己的思考,哪怕文章裡的一句標注。這樣未來的自己看見這個標注就會明白為什麼會留下這篇文章。
- 注意,這個時候信息還是信息,並沒有變成知識。
-
第二步,整理回顧
- 定期清空你的籃子,如果忙於工作或別的事情導致你的籃子裡總有一堆未讀內容,還不如停止收集,先整理好沒處理過的這些內容再繼續。要相信,慢就是快。
- 另外,我認為整理不是分類,不是給每個內容打上一堆標籤,標記上了已閱就算大功告成了,那是對自己赤裸裸的欺騙。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帶著問題去記錄自己當下那一刻的想法。例如,我為什麼要標注這句話?這裡提到的知識點是不是和我的工作有關?對我會有什麼幫助?我是否認同作者的觀點?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案例?也就是前文所說的,讓大腦開始做它最擅長的事情 —— 思考。這個時候,信息變成了知識。
- 還有,整理回顧的意義是建立對自己的信任。當你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在心理上你會慢慢開始了解自己,並相信自己整理回顧過的東西都是達到了自己認為合格的內容,不能說最終會樂此不疲吧,信心大增是一定的。
-
第三步,建立鏈接
- 現在我們才到了真正建立第二大腦的時候。這個階段我自己是和整理回顧同步進行的,更準確的說完全可以隨時進行。也是在這個階段,我們開始對已經認識的知識進行深度思考。我的具體做法是,把相同類型的文章整理成一個主題,用同一篇筆記把這些分布在好幾篇文章或視頻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然後把你認為有關聯的內容連接起來。這裡有幾點需要注意:
- 如果沒有明確的主題,那麼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任意一處開始建立就可以
- 必須用自己的話去表述和總結。因為以後再看到的時候即便不用看原文,也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 不怕做不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慢慢來,把這個過程放心交給時間。
- 鏈接最好是雙向的,走了還可以隨時回來。
- 這個時候,知識伴隨著你的想法開始發生各種奇妙的碰撞,有價值的創意就藏在這些碰撞裡。為知識建立連接就像是在我的知識庫裡建立一道道的傳送門,只有這樣第二大腦才算真正擁有了生命力。
- 現在我們才到了真正建立第二大腦的時候。這個階段我自己是和整理回顧同步進行的,更準確的說完全可以隨時進行。也是在這個階段,我們開始對已經認識的知識進行深度思考。我的具體做法是,把相同類型的文章整理成一個主題,用同一篇筆記把這些分布在好幾篇文章或視頻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然後把你認為有關聯的內容連接起來。這裡有幾點需要注意:
-
第四步,輸出價值
- 對一件事進行投入肯定是為了能夠獲得回報。這一步換句話說就是如何去使用第二大腦。
- 為什麼要費這麼多功夫去吸收知識,不惜建立一個第二大腦。表面上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但我認為實際上,獲得知識真正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未來輸出更多的價值,有價值才會有回報。不論你畫了一幅畫,寫了一篇日記,還是完成了一個商業項目,本質都是在使用你的知識,做出了一系列的決策,產生了一系列的行動,最終向外界輸出了你的價值。
- 通常遇到的難處就是,當下並沒有任何看得見的回報,因為這種價值的增長是一個指數曲線。這裡就涉及到另一套叫做 GTD 的管理系統,也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我自己也在一邊看一邊親身實踐。具體我會在之後的文章裡談一談。
- 那麼在不使用 GTD 的情況下,該如何讓自己更容易把第二大腦堅持打造出來呢?我用的方法比較粗暴 —— 直接把第二大腦和我賴以生存的商業設計項目掛鉤。例如,客戶要求做一張海報,我在選擇構圖、色彩和字體的時候限定自己只在自己的素材庫裡尋找,如果素材庫沒有再去網上收集。這樣輸出和輸入通過可以產生切實回報的關係,自然聯繫在了一起。
- 至此,在擁有第二大腦的同時,整個第二大腦的內部形成了正向循環。
創作碎片#
昨天終於完成了所有的分鏡故事板,總體來說還是很順利的。
但可能會有的困難就是,分鏡畫好了並不會按部就班去做,它只是個和團隊溝通的工具。這個工具,它還需要在接下來的創作過程中繼續迭代。
我想,這可能是所有內容創作者會遇到的困難。內容創作的性質就是,外人只看重結果,但創作者應該去看重過程。不需要一切都做到盡善盡美才有底氣公之於眾,分享創作的過程會更容易發現未知的缺陷和錯誤。
下一步就要開始繪製概念圖和角色建模了,加油。
Weekly Highlight#
譯文 | 過去 12 年裡,我的生產力工具只是一個 .txt 文件 - 少數派
無論是折騰好玩還是追求高效,工具只占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方法論。
- 我自從學會重裝 Windows 系統之後,經常會為了讓電腦感覺起來更乾淨,然後樂此不疲地折騰半天。這一點一定要時常警戒自己,工具就是用來幹活的,順手能用就可,不要本末倒置。
每當我對自己的長期承諾感到不知所措時,我就會通過積極地取消標記電子郵件、從日曆中刪除我不再感到興奮的事情以及減少我未來分配給自己的工作量來減弱這種感覺。
- 想起電影《3 idiot》裡的一句台詞,大意是,要學會在關鍵時刻哄哄自己的心。
下週見。